第658章 崇祯的感慨_大明,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
精华书阁 > 大明,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> 第658章 崇祯的感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58章 崇祯的感慨

  朝廷连续派兵救援,结果每次都是惨败,其中还有两次援兵全军覆没,若那时朕有现在明军兵力,大凌河之战胜负几何?……”

  朱慈烺顿时一愣,他没有想到崇祯会这么问他,看来大凌河之战崇祯一直被蒙在鼓里。

  那时明军虽然无法和现在明军相提并论,但若战术得当,绝对不会打成那个惨样,胜负至少五五开。

  用现在护国军去打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,就算让孙应元来统帅,都能把皇太极打出屎来,有可能直接灭了建奴。

  崇祯太上皇还是不了解现在明军的强大,不要打大凌河之战,可以放在古代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是最强军队。

  数十万支线膛枪,数千门大火炮,七万铁甲骑兵还配手铳,还有火箭军和手榴弹,军官装备手铳,二十五万严格训练军纪森严的护国军,放在古代任何地方皆无敌!

  朱慈烺知道,大凌河之战因为明朝要重筑大凌河城,以屏蔽锦州,皇太极不干,亲率大军来搞拆迁。

  此前袁崇焕就曾两次试图重筑大凌河城,但均被后金军队破坏,这次也不例外,看来大凌河城是皇太极的底细。

  明军负责修筑大凌河城的主将是祖大寿,巡抚丘禾嘉和祖大寿不和,孙承宗建议把巡抚调走。

  本来,城中有士兵近三万人,其中包括祖大寿直属的精兵四千,负责修筑城池的班兵一万四千,以及负责保护筑城顺利进行的石砫土兵一万。

  但在皇太极率后金军队袭来之前,明朝内部进行一次政治斗争,导致这近三万士兵离开了一半。

  当时,丘禾嘉在朝中的后台梁廷栋被罢免,朝中很多文官不该修大凌河城,要追责他。

  丘禾嘉吓得赶紧撤了,还带走了一万石砫土兵,及班兵四千,也就是他直接带走一万四千军队。

  因此,当后金军袭来时,大凌河城中只有兵一万四千左右,加上商人、家眷等万余人,总共城中有三万余人。

  祖大寿当然知道打不赢,在后金军队用壕沟合围大凌河城之前,他率部突围四次,均告失败,最后只能在后金军队的壕沟围城中闭门待援。

  大凌河城中的粮食不多,随时会被后金攻破,能否得救,就要看当时已经赶赴锦州的明军辽东统帅孙承宗的本事了。

  而后金军队在皇太极的指挥下,把大凌河城用壕沟围住后,也开始围而不打,坐实了要围城打援。

  大凌河城被围困十后,明军开始动了,在随后的一个多月内,明军从锦州四次出兵救援大凌河城。

  其中,首次出兵两千,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出兵六千,最后一次是尽出精兵四万。

  结果,明军的四次救援行动全部失败,每次都败得相当惨,最后一次的四万大军还全军覆没

  从整个战争的过程看,明军在救援大凌河城时,显然是犯了兵家大忌。

  明军的战斗力本就不如后金军队,还采用添油战术,逐次增援,没有集中兵力和强大的后金军队决战,以获取更大可能的胜利机会。

  虽然集中兵力也未必打得赢,但这种添油战术也让老帅孙承宗备受指责,成为他军事生涯中的一大污点。

  后人在复盘“大凌河之战”时,也会很疑惑,孙承宗也是老谋深算,并非不知兵。

  他肯定也知道后金的围城打援的打算,以及明军战斗力跟后金军队的差异,可他为何还要分批出兵救援?

  孙承宗对上述明军战斗力的缺点,以及分批救援的成功可能性极低,都是一清二楚,但他没有多少选择,他要计算的还有政治账。

  首先,大凌河城危在旦夕,谁也不知道后金会什么时候拿下城池。

  当时跟城中已经断绝和外面联系,在锦州的明军也无从得知城中还能坚持多长时间,五?十?一个月?完全不清楚。

  在外围的明军,只能不断派军过去,哪怕打不过去,也要让大凌河城中的守军看到希望,坚定他们守城的决心,

  而且,这一战,不管战争过程如何,只要失败,作为主帅的孙承宗就要背责,他必须做出积极主动的行为,否则,在朝中的政敌不会让他好过。

  军事上,添油战术不可取,但政治上必须做出姿态,不停去救援的姿态。

  其次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锦州城、松山城中的关宁军,也在逼孙承宗不停地派兵去救援。

  因为大凌河城中围着的是祖大寿,大凌河城对关宁军来,是无所谓守不守得住的,但祖大寿对整个关宁军系统来,就太重要了。

  当时,辽东将门及关宁军的头号首脑就是以祖大寿为首的祖家势力,他要是完蛋,不管是战死还是投降后金,对关宁军来,都是毁灭性打击。

  朝廷都知道祖大寿的重要性,“己巳之变”时,袁崇焕被捕,祖大寿马上带兵擅自离开,崇祯皇帝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,不敢治他的罪。

  有祖大寿在,辽东将门和关宁军就是一个整体,能团结起来跟朝廷讨价还价,独占辽东,独占辽饷。

  万一祖大寿不在了,这个利益集团不能短时间推出让人信服的首脑的话,就极有可能分崩离析。

  所以,在后方以吴襄为首的关宁军绝不会坐视祖大寿完蛋,他们即使知道添油战术不对,依旧会逼迫孙承宗出兵。

  在最终的两军决战中,明军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吴襄部的防线被后金军队攻破,他率先逃亡,导致明军失败

  但在整个“大凌河之战”的四次救援行动中,他都是最积极的。

  四次救援,吴襄参与了三次,去一次败一次,依然还去救援,结果再败……

  吴襄是祖大寿的妹夫,是辽东将门利益集团中的重要人物,他知道祖大寿的重要性。

  孙承宗或许会去赌大凌河城能坚持到明军所有援军到来之前,吴襄绝对不敢赌,站在他背后的辽东将门和关宁军也不敢赌。

  他们必须出兵,孙承宗不出兵,他们哪怕违抗军令都会出兵。

  战后,孙承宗黯然下野,这一战成为他政治生涯的终结。

  崇祯十一年,清军入关,打到他的老家高阳,孙承宗率全族携城中军民抵抗,孙氏举族遇难,满门忠烈。

  而大凌河城中的祖大寿向清军投降后,又哄骗皇太极要招降锦州,借机逃回来。

  他继续掌控辽东将门利益集团及关宁军,又赚了十多年辽饷,直到崇祯十五年时再度向清军投降。

  在祖大寿投降后,关宁军归属成长起来的吴三桂执掌,吴三桂最终投降建奴,并联合其他汉奸,率兵对忠于明朝势力发起致命打击。

  作为穿越者,朱慈烺当然很清楚怎么回事,可崇祯太上皇不可能知道,朱慈烺又没法和他细。

  他只能道:

  “战术上严重失望,明知建奴围点打援,却还是派兵三千五千救援,完全就是羊入虎口,有多少明军够这样消耗,为了救一个祖大寿,最终让六万救援大军全军覆没……”

  “这次皇太极兵围锦州目的,依然是围点打援,他想把我护国军消灭在乳峰山。父皇看明军如何将建奴打的全军覆没,到时抓住黄太极,希望您不要太过激动哦……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jhsg8.cc。 精华书阁手机版:https://m.jhsg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